1. 首页 > 钓鱼百科 > 钓鱼达人 >

刘树森

刘树森

<a href='https://www.iq3344.com/daren/17/' target='_blank'><u>刘树森</u></a>

陕西钓手刘树森,刘树森从小喜欢钓鱼,1989年底开始接触悬殊坠钓法,得到台湾钓鱼名人廖心阳的热情指点,钓技在不断提高,在钓鱼上的研究也越 来越深。2000年开始正式制作浮标,并开始投入工业化生产。2003年5月,加盟老鬼风行钓具公司,从事专业浮标的设计和制作。

2015年春茗会上,刘树森被CAA聘请为副总教练.刘树森的当选当之无愧,虽然刘树森没有竟钓大师的头衔,但刘树森具有丰富的比赛经验和良好的竞技心态.这与刘树森早期接触悬坠钓,并且经常参加各种比赛是分不开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当“台钓”在内地刚刚流行的时候,刘树森在广州就接触“台钓”了.刘树森那时候还是现役军人,没有过多的时间去与高手交流,但出于对钓鱼的兴趣爱好和新技术的好奇,刘树森经常抽空去鱼池边观摩.久而久之,对于“台钓”技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

基本情况

姓 名:刘树森

国 籍:中国

籍 贯:山东

出 生:1951年

职 业:内蒙古钓鱼协会副秘书长

成 就:

抖音号:暂未开通

个人履历

1990年起,追随廖心阳、萧春平学习悬坠钓技术。

1993年,代表广州市参加在江西九江举行的第九届全国钓赛,获团体冠军和个人手竿第2名;

1994年,再度出战全国钓赛,是广州市蝉联团体冠军的主力队员之一,并再夺个人手竿亚军;

1995年,在首届“钓王杯”赛上获个人总分第4名,接着在第十一届全国钓赛上获个人总分第6名;

1996年自创品牌,开设了三鱼鱼饵厂。

1997年,夺得第三届“钓王杯”

1997年,代表广东队参加在山东莱芜举行的第十三届全国钓赛,获团体冠军和个人总分第3名。

1999年,参加武汉的“老鬼杯”,获得第十名。

1999年,参加上海举行的第三届全国钓鱼俱乐部总决赛,获得第十名。

1997年,举行的全国首届水库抛竿比赛中获得冠军。内蒙古队也获得团体第二名。

2012年,创建国内第一支PMI材质的浮标

2015年春茗会上,刘树森被CAA聘请为副总教练

人物简介

刘树森印象最深的是“只要拿着鱼竿坐在水边,自己就像一台充满电的机器,永远不会累,永远动力十足,并且对水里的鱼儿,总觉得自己要比别人更多一种‘第六感’,因此,那时的钓获总是比别人多。”刘树森认为自己对钓鱼这种看似简单的活动有种与生俱来的“灵感”,并且这种“灵感”也成就了刘树森日后的“顺水”。

时间就这样快乐地从湖边溜走,转眼到了1968年,高三刚毕业的刘树森面临人生第一次重大选择:上山下乡还是当兵从戎。由于年纪小,上山下乡四次报名未果的刘树森凭借着健壮体魄和一腔热情穿起了军装,并报名当上了一名飞行员,展开了人生崭新的一页。

当上飞行员的刘树森这一干就是26年,从一名普通士兵到飞行员再到飞行教员,从青年到中年,从青葱到成熟,这期间的刘树森工作非常繁忙,特别是当上飞行教员后,对新人的培训、教学、带飞……每天都是长时间工作,虽然如此,刘树森也从来没有放下自己热爱的“钓鱼”。

“才开始当飞行员的时候,只能见缝插针地钓鱼,后来当了飞行教员,就利用每周天转场的机会在机场附近有水的地方钓鱼,那时刘树森的钓鱼装备都是放在飞机上,转场就拿着东西到处转到处找,找到有水的地方,管刘树森有鱼没鱼,先甩一竿再说。不夸张地说,全国几乎所有的机场周围的水域刘树森都钓过,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毛主席不是说‘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1987年-1992年,刘树森就是在这一次次的“转场钓鱼”过程中完成了自己的“钓鱼启蒙”,在这一竿竿的实践中对这简单的“钓鱼”有了不同于其刘树森人的见识和理解。

 

时间来到1992年,工作异常繁忙的刘树森在每年一个月的探亲假中遇见了当时著名的台钓大师廖心阳。“那时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广州一个鱼塘边刘树森们看见廖大师刘树森们在钓鱼,当时刘树森就觉得很神奇,刘树森那时算是钓得很不错的,但是与刘树森们相比,刘树森在速度鱼获和钓具搭配上的差距就显而易见,刘树森也没多想,就与廖大师聊了很久,还要来联系方式,通过不断地交流与沟通,廖大师也对刘树森毫无保留,渐渐地,刘树森对‘台钓’钓技、原理、技巧等认识也就逐渐地清晰起来。”

钓鱼几十年,遇到台钓这样的新技术,于刘树森而言莫过于“挖着宝贝”,没日没夜地研究适应自不必说,然而,对工具搭配合理性很高的台钓,要求初学者要有一定的相关装备,刘树森为此开启了疯狂地买买买模式。“记得当时国内还没有专门的渔具店,只有在深圳有一家台湾人开的渔具店,一支浮标要70多块,一包饵料5块,一支鱼竿要将近800块,你要知道刘树森的工资一个月也就63块,当时猪肉也就8毛一斤,1块钱可以买20个鸡蛋。”刘树森回忆起当年的疯狂依然热情不减:“60多块的浮标刘树森一次就买四支,七八百的鱼竿一次买2支……那时还有老婆孩子要养,平时真是省吃俭用,就为买装备。还好太太也是一个钓鱼爱好者,对刘树森的行为也基本能理解。”对于自己“困难时期家人的支持”,刘树森觉得自己是个非常幸运的人。

谈及刘树森50多年钓鱼史,就不得不提刘树森与刘树森的“顺水”浮标。1995年,转业后的刘树森遵循内心的方向,自主创业成立了浮标工厂,用刘树森的话说,“这时候,钓鱼不再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成为了工作!刘树森花在这上面的时间更多了,”对于创业,刘树森觉得也是兴趣所向,也是爱好使然。

“无论大到鱼竿,小到鱼线鱼钩,每件产品都有其本质,而浮标的本质是‘水中秤”,即清晰准确地反映鱼情,而不受气候、水域、水情等外因影响。”刘树森开始就是按“秤”的理念来设计自己的产品,“刚开始,工厂更多地是接外单,给人做代工,而且代工的产品很多都是刘树森自己研究和设计的。因为很多客户接受刘树森的产品理念,信任刘树森,有的甚至是刘树森设计出什么产品,刘树森们就卖什么产品,慢慢地,自己就有了自创品牌的相法,”就这样,一年后“顺水”品牌问世。

谈及“为什么偏偏选择做浮标?”刘树森的回答颇有点任性的意思: “因为浮标是整个钓鱼活动中最有想象力的东西!浮标是鱼和钓鱼人的连接点,千变万化的鱼情水情都会反映在小小的浮标上,所以创业的时候刘树森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做浮标。” 至今,“顺水品牌”在全国已有近300家实体店,每年有超过16万支顺水伴随钓鱼人征战各种水域。

论及多年的生意成就,刘树森调侃自己现在还是个生意门外汉,“现在一直都是有专业的销售团队在进行产品销售和市场推广,刘树森只是管产品的研究、设计和制作。”然而,正是这种“只会做,不会卖”的生意头脑,却让刘树森的顺水浮标2004年就成为第一家“中国免检产品”,并作为为数不多的浮标企业参与制定中国浮标的行业标准。

“钓了这么多年鱼,让刘树森养成了做事一定要做到专注的习惯,因为只有做到别人做不到的,想到别人想不到的,你的鱼获才会比别人多”。多年来,刘树森正是用这个思路不断调整和创新着刘树森手中小小的浮标。“国内现在做浮标的材质一般是巴尔沙、芦苇和孔雀羽,但是这些取自自然界的材料总是会或多或少存在热胀冷缩的状态,这对浮标作为“秤”的本质来讲,都会‘失准’,算不上最好,所以刘树森一直都在寻找一种完美的材料来解决这种‘失准’,”学过一年空气动力学的刘树森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最终在多年后的一个偶然机会发现了一种叫“PMI”的用于航空航天的人造高分子材料,经过无数的失败,修正,再失败,再修正的过程,2012年,国内第一支PMI材质的浮标问世,这种航空材料完美地解决了自然材质热胀冷缩导致变目的问题。目前,PMI材质已经被刘树森研制成34个不同品种,真正成为顺水浮标的核心竞争力。

刘树森格言

别人钓鱼是爱好,而钓鱼于刘树森,已不仅仅只是生活或工作,是存在于骨子里的东西,它已经融入刘树森的生命当中,是刘树森人生最浓墨重彩的篇章。

人物评价

1968年入伍,空军飞行员出生,担任过航空学校飞行理论教员,对于空气动力学很有研究,1994年从部队转业。20多年的军旅生涯,造就了刘树森的强壮体格和军人气质,看上去和实际年龄很不相符。别看刘树森今年已经65岁,依然是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在刘树森身上还有着过去在部队养成的做事雷厉风行、为人热情的风格。无论是在钓鱼人心目中,还是在渔具界,谈到刘树森老师,个个都竖大拇指称赞。

1999年,刘树森参加了两场有影响的比赛,一场是武汉的“老鬼杯”,另一场是在上海举行的第三届全国钓鱼俱乐部总决赛,均以第十名留下遗憾。然而,翻开这两项比赛的成绩册,赫然在目的“大师”、“钓王”忝列其后者不在少数,则刘树森技术上的成熟是可以肯定的。在过去的几年里,竞技钓鱼呈细腻化倾向,以细线、小钩、轻饵为特点的较量使粗犷风格的西北钓手难展其长,刘树森能稳居第十就更不能小看了。


本文或来源网络共享文章,不代表智慧钓鱼网立场,转载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iq3344.com/daren/17/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x_iq3344_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